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公法專題
Seminar on Public Law 
開課學期
111-1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公共事務研究所  
授課教師
黃錦堂 
課號
GIPA7003 
課程識別碼
343 M0030 
班次
 
學分
2.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三3,4(10:20~12:10) 
上課地點
社科研605 
備註
限碩士班以上 且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總人數上限:2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1、本課程旨在討論法政策學,亦即法律、法規命令之第一次制定(訂)或後續之修改,究竟有無必要修改、如何修改。
2、法政策學係針對法政策,主要係針對該法律條文是否及如何修正,所以基本上是一個「實用之科學」,必須採用多種學門的研究發現(例如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公共行政學、管理學等,以及依各專門議題的需要,而納入進一步者,例如就文化資產保存而言,其中必然涉及一定的文化資產保存有關的專業技術,再如就藥事法而言,就藥品上市的許可審查,其中必然涉及諸多藥品專業的知識)。
法政策學之特徵,在於其係「針對現狀」並且「向前看」,所以,其一方面其必須針對現行法律規定之實施成果加以檢討,二方面須理解對政經社文科技法制等面向之歷史與結構加以掌握,並關注圍觀面之政治過程。
3、法政策固然是一個科學的、以實證為基礎的探討之外,但另方面有相當部分係一個價值決定,必須合於憲法與整體法體系的價值。法政策得參考世界先進國家或國際組織的作法。
4、法政策之決定是一種「權威之分配決定」,須由政府部門依憲法的民主原則、權力分立原則、五權體制(我國採之)、政府體制(我國於1997年修憲之後及經由實踐以及經由釋字第520號解釋,目前實際上已經成為「向總統制傾斜之雙首長制」),由有關機關作成決定。更進一步言之,法政策的研究必須取向民意,以及國會中各主要政黨的席次比例與攻防策略,乃至報章媒體之報導與評論,以及主要NGOs的意見與行動等。
5、本課程認為法政策學有四大重點:法政策學關注宏觀面之政經社文科技等次體系的結構與變遷以及微觀面主要政治行動主體於主要政治期程下之策略性攻防行動,在憲法的框架之下(憲法經大法官解釋與比較憲法之發展已經有相當之內容密度),並重視比較法之研究。
6、本課程首先由授課者黃錦堂教授講授六週,然後由同學們逐一在課堂上報告,原則上每週由兩位同學報告。 

課程目標
對如上法政策之四大重點進行講解與討論,並由同學們選定其中一個議題撰寫學期報告。 
課程要求
出席與參與討論
期中時依據所排定之時程,準時繳交報告,並口頭報告與接受詢問。
期末書面報告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2小時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備註: 上課日期每週三,0910-1010,地點:設科院812研究室。 
指定閱讀
黃錦堂,法政策學講義(第一次上課時發給;這尚非學術著作,黃錦堂還在持續整理當中),內涵諸多資料。
 
參考書目
1、吳庚、陳淳文,憲法理論與政府體制,2019年增訂六版。
2、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務,2020年增訂第16版。
湯德宗,憲法結構與動態平衡,增訂四版。
3、黃錦堂,法政策學之研究,收錄於《法理學》,鄧衍森.陳清秀.張嘉尹.李春福主編,第十八章,頁555-607。元照出版,2020年3月。【ISBN/ISSN】978-957-511-291-2
4、黃錦堂,2020,「行政法的發生與發展」,收錄於翁岳生編,《行政法》上,第 2 章,頁43-133,元照出版。【ISBN/ISSN】978-957-511-316-2
5、黃錦堂,2020,釋字第 793 號解釋評論,台灣法學雜誌 403 期,頁 21-38。
6、黃錦堂,2021,從法學與治理論地方立法權之爭議案件與發展,中國地方自治, 74 卷 12期,頁 3-29。
7、黃錦堂,2021,釋字第 785 號解釋與公務人員訴權之發展--德國法之比較,月旦法學雜誌,第 317 期,頁 6-28。
8、黃錦堂,2016,「營業管制的性質與地方自治條例-釋字第 738 號解釋評論」法令月刊,第67 卷第 12 期,頁 1-34。
9、黃錦堂,2015,「政治結構與政策出路-由第五屆監察院人事案之同意權行使談起」,月旦法學,第 243 期,2015 年 8 月,86-106。
10、黃錦堂,2017,「轉型正義與不當黨產處理-德國的法治及我國的省思」,台灣法學雜誌,第 313 期,頁 111-140。
11、黃鉦堤,《政治學方法論與行政分析立場》修訂二版,台北市,翰蘆圖書出版,2007年。
12、黃鉦堤,《當代德國政策調控理論 ― 行動理論與系統理論的爭論》,台北市,翰蘆圖書出版,2003年。
13、周桂田(2013),全球化風險挑戰下發展型國家之治理創新-以台灣公民知識監督決策為分析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44期,頁65 – 148。
14、李翠萍,直轄市社政單位部際關係之研究-政策執行的觀點,政治科學論叢31期,頁87-127 (2007年3月)
15、李翠萍,環境程序正義在褐地重建中的實踐條件:我國污染土地再利用實例的觀察分析,政治科學論叢68期,頁37-76 ( 2016年6月)
16、李翠萍,褐地重建中的公民參與及政策間隙-以中石化舊台鹼安順廠戴奧辛污染爲例,公共行政學報34期,頁123-151( 2010年3月)
17、王瑞雯,《戰後臺灣文化政策發展之政經分析,1949-2013》,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2014年。
18、陳憲裕,從政經變遷論司法院組織法之調整,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08年。
16、陳敦源,政策規劃,國家文官學院教材:https://ws.csptc.gov.tw/Download.ashx?u=LzAwMS9VcGxvYWQvNy9yZWxmaWxlLzEyMDA3LzM2MjI2L2UwY2NmMzNkLTEyZGEtNDIyZC1iNjQxLTI4MGEyNzY5NWM1ZC5wZGY%3D&n=5pS%2F562W6KaP5YqD57Ch5aCxLnBkZg%3D%3D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上課形式
以錄音輔助
作業繳交方式
學生與授課老師協議改以其他形式呈現
考試形式
書面(口頭)報告取代考試
其他
由師生雙方議定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無資料